美國紐約貝斯-大衛醫院胸科醫生Hyman,在穿刺心臟給藥過程中屢次發現,當針尖刺激右心房時可使心房肌除極而收縮,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研究,Hyman 在1932年設計制作了一臺由發條驅動的電脈沖發生器,該裝置凈重達7.2公斤,脈沖頻率可調節為30、60、120次/分,Hyman將之稱為人工心臟起搏器“artificial cardiac pacemaker”,這一術語一直沿用至今。這臺發條式脈沖發生器成為人類第一臺人工心臟起搏器。實驗中,他用針穿刺兔的右心室對心室進行電刺激,使已停搏15分鐘的心臟復跳,恢復正常的心臟跳動。人們也將這臺發條驅動的脈沖發生器稱為“Hymanator”。